急救知识-心跳骤停+人工呼吸发表时间:2020-10-16 10:32 心跳骤停,你只有4分钟反应时间! 心脏骤停 症状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,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,重要器官(如脑)严重缺血、缺氧,导致生命终止。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,医学上又称猝死。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。若呼唤病人无回应,胸腹部没有起伏的呼吸运动。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,心前区听不到心跳,可判定病人心跳骤停。 急救方法 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,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。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: (1)胸外心脏按压:解开病人衣服暴露胸廓,按压双乳连线中间点,双手叠抠,腕肘关节伸直,垂直用力,以每分钟100-120次的速度连续按压30次; (2)紧接着检查口鼻异物,托下颌,压额头,使下颌上翘,头部后仰,有利于通气;迅速清除咽部呕吐物;同时嘴包嘴,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。如此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进行,直至抢救成功。 (3)若发现病人脸色转红润,呼吸心跳恢复,能摸到脉搏跳动,瞳孔回缩正常,说明抢救有效。 (4)头敷冰袋降温,避免大脑缺血水肿,脑神经损伤加重。 (5)急送医院救治。 注意事项 1、胸廓按压速度不能低于100次/分钟,不能高于120次/分钟; 2、胸廓按压的深度不能浅于5cm,不能深于6cm。 3、如果现场有心脏除颤仪,需要立即除颤,不可先按压,再除颤。 急救知识: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定义 人停止呼吸几分钟,就会死亡;大脑即使缺氧短短4分钟,也会引致永久性的损害,因此应尽快把空气送入肺内。人工呼吸是指人为地帮助伤病患者进行被动呼吸活动,使患者体内外进行气体交换,达到促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救治目的。 急救方法 口对口呼吸法: 1、使病人仰卧,头后仰,将衣领解开,腰带放松; 2、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; 3、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,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,另一手托起颌部使患者头部尽量往后仰,保持气道开放状态,然后深吸一口气,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(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),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两次,每次吹气时间为1至1.5秒,吹出1/3左右的气,直到患者胸廓抬起,停止吹气,松开贴紧患者的嘴,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,将脸转向一旁,用耳听是否有气流呼出,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,当患者呼气完毕,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。 口对鼻呼吸法: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口腔不能打开时,可采用口对鼻吹气。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,用手托住患者下颌并使其口唇严密封闭,用口包住患者鼻部,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,吹气和观察方法同上。 注意事项 1、清除病人口、鼻内的泥、痰等肮脏异物,如有假牙亦应取出,以免假牙脱落坠入气管。 2、仰卧人工呼吸时必须拉出患者舌头,以免舌头后缩阻塞呼吸。 3、对怀孕女性或者胸、背部有外伤和骨折者,应选择适当姿势,防止造成新的伤害。 4、一般情况下应就地做人工呼吸,尽量少搬动。 5、将患者置于空气流通的场所。使其头后仰,可在肩下垫枕头或其他物品,使其气管直顺。 6、人工呼吸要有节奏(约每分钟 20 次),并耐心地进行,直到恢复自动呼吸为止。 |